氨是无色气体,当环境空气中氨达到一定浓度时,才有强烈的刺激气味。人对氨的嗅阈值为0.5~1.0mg/m3。
1、氨的来源
在我国北方地区,建造住宅楼、写字楼、宾馆、饭店等的建筑施工中,常人为地在混凝土里添加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和含尿素的混凝土防冻剂等外加剂,以防止混凝土在冬季施工时被冻裂,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这些含有大量氨类物质的外加剂在墙体中随着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造成室内空气中氨浓度的大量增加。
同时室内空气中的氨也可来自室内装饰材料,比如家具涂饰时使用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都用氨水。烫发过程中氨水作为一种中和剂而被洗发店和美容院大量使用。
另外随着人们对氟利昂类物质破坏臭氧层的认识加深,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开始禁止使用氟利昂做为制冷剂。曾一度退出主导制冷剂地位的氨这种已经使用了一个半世纪的制冷剂,又被重新开始利用。这也是一种潜在的污染源。
2、室内环境中氨的主要危害
按毒理学分类,氨属于低毒类化合物。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接触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进入人体后可以吸收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氨的溶解度高,对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氨进入肺泡后易和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的氨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肺水肿或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浓度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吸收至血液,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进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被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被吸收至血液,少量的氨可随汗液、尿或呼吸排出体外。
部分人长期接触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所以碱性物质对组织的损害比酸性物质深而且严重。 美国制造化学师协会规定,允许工作人员在低于100ppm的氨浓度下工作8小时。 |